疫情下基層勞工就業 及政府支援情況 問卷調查

  1. 調查背景

疫情肆虐香港已一年有多,2020年12月至2月的失業率高達7.2%,近月放寬檢疫限制,2021年1月至3月才回落至6.8%,失業人數多達259,800,就業不足率達3.8%,人數148,400,個別行業,例如餐飲業,失業率高達13.3%,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高達10.7%,本港現時有40萬人就業困難。現時香港並未設有失業援助機制,政府僅以綜援作為唯一手段。不過,並非所有失業人士均會跌入綜援網,短暫失業人士亦未必合資格進入綜援制度,以致兩者之間出現縫隙,未能獲得支援。在之前第四波疫情下,政府再次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及關閉表列處所,不少行業再次蒙受衝擊。

雖然近月本地確診數字回落至個位數水平,政府展望下半年經濟有望高速增長,但疫情反覆,打工仔未知能否可以分享經濟成果,又要面對不打疫苗無工做的挑戰?過去本會接觸不少基層市民經常面對手停口停情況,徘徊在綜援水平邊緣。現時工作前景不明朗下,僱主亦不敢招聘人手,又或寧願以散工代替,節省開支。為了解基層市民就勞工就業及政府支援情況,本會於2021年4月期間,向本會服務的基層市民進行問卷調查,以反映其生活情況。

 

  1. 調查目的

  • 了解疫情期間基層勞工就業情況;
  • 了解疫情期間政府措施對基層勞工的影響;
  • 了解疫情期間政府支援政策能否協助基層勞工。

 

  1. 調查方法

本會於2021年4月,於網上向本會服務的基層家庭進行問卷調查,並邀請其家庭成員作答,有關數據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軟件系統及Microsoft Forms 網上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1. 調查結果:

住戶背景

是次研究共訪問了 365個住戶,女性受訪者達85.8%,男性為14.2% (表1)。受訪者年齡主要來自30-49歲組群,當中30-39歲佔44.4%,40-49歲佔40.3% (表2)。

居住地區方面,63.3%居住深水埗區,19.5%居住油尖旺區,另有分別5.5%住觀塘區及4.9%住荃灣區(表3)。

受訪同住住戶中,最高教育程度為中學有72.3%,大專或以上有17.3%,但仍有10.4%為小學程度或以下(表4)。住戶人數方面,4人住戶佔38.6%、3人住戶佔26.6%、2人住戶佔15.1%、5人住戶佔10.1%、1人住戶佔7.1%、6人住戶佔1.6%、7人住戶佔0.8% (表4)。住戶成員中,有接近九成受訪者有18歲以下同住成員、約一成受訪者有65歲或以上同住成員 (表5)。

 

工作及社會福利情況    

工作方面,現時住戶中只有1人工作佔79.5%、2人工作佔7.1%、3人工作只有0.3%、另有13.2%現時住戶內並未有任何人工作 (表6)。行業方面,有38.2%現時任職「地盤、三行、裝修」、28.4%「飲食」、12.6%「清潔」、7.9%從事「零售」 (表7)。每月工時方面,受第四波疫情影響,工作時數達192小時或以上的住戶,由2020年12月的28.7%,分別跌至2021年1月的25.6%,及2月的24.3%;而工作時數72小時以下的住戶,則由2020年12月的11.4%,分別升到2021年1月的13.6%,及2月的17%。自強制措施開始稍為放寬後,3月192小時或以上的住戶則上升至30%,而72小時以下住戶則回落至10.1% (表8)。

強制措施方面,由2020年至今,有43.3%受訪住戶表示有住戶成員因政府強制措施以致任職公司無法正常營業,導致無法正常工作 (表9)。其中,有38.6%表示雖然僱主有繼續出糧,但人工有所下降;另有接近一半(49.4%)僱主並未有出糧 (表10)。受影響住戶中接近九成(89.9%)成員被要求放無薪假/開工不足 (表11),有21.1%表示曾出現無薪假/開工不足情況持續1個月以內、17.6%表示出現1至2個月以內、20.4%出現2至3個月以內、有40.8%最長曾出現3個月或以上的無薪假/開工不足情況 (表12)。當中43%曾申請基金津貼、35.9%保留原有職位而做其他兼職/臨時工、23.2%保留原有職位而搵工、21.1%借錢、20.4%辭職轉工/轉行等 (表13)。

 

失業方面,44.4%受訪住戶現時有1人失業、5.8%受訪住戶有2人失業、2.2%受訪住戶更有3人失業(表14)。至於「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方面,81.2%受訪者表示不會申請上述貸款 (表15),當中73.5%擔心無能力償還、不想貸款佔33.5%、24.5%因並非永久居民而不申請 (表16)。

 

失業時間方面,由2020年至今,有52.3%受訪者至少有1人曾失業1個月或以上、45.8%曾失業3個月或以上、35.1%曾失業6個月或以上 (表17)。87.1%由2020年至今並未有申請綜援 (表18),原因是當中63.2%表示住戶仍有人工作而不申請綜援、31.1%相信短期內可以找到工作、28.9%擔心被標籤/歧視 (表19)。

 

0收入狀況方面,由2020年至今,有10.4%受訪者表示因為失業/放無薪假而住戶有1個月0收入、6.8%已經2個月0收入、9%為3個月、更有20.5%因為失業/放無薪假而住戶3個月以上0收入 (表20)。面對0收入情況,42.1%選擇申請基金津貼、40.4%選擇借錢、82.5%會選擇搵工,而搵工人士中,搵工先後次數中位數達3次 (表21)。

 

住戶每月總收入方面,36.2%收入介乎$10,001-$15,000之間,有8%受訪者收入只有$5,000或以下,當中更有9戶為0收入,收入中位數為$13,000 (表22)。收入主要來源方面,84.4%收入來源為工作、44.1%為有申請在職家庭津貼/交通津貼、34%借錢、11.8%綜援。借錢情況方面,借錢中位數為$30,000 ,最低為$600,最高達20萬(表23)。領取資助方面,由2020年至今,84.9%曾領取「現金發放計劃永久居民$10,000/關愛基金新來港人士$10,000津貼」、72.1%曾領取「關愛基金N無津貼」、64.4%曾領取「在職家庭津貼」 (表24)。

 

培訓課程方面,2020年至今,74.8%並沒有報讀任何培訓課程,3.6%正修讀課程、3.8%正等候開班、17.8%已完成課程 (表25),當中,已完成課程人士中有33.8%成功在該行業尋找工作 (表26)。

 

抗疫對住戶成員影響方面,2020年至今,71.2%受訪者指收入下降、64.1%感抑鬱/情緒低落、49.6%常覺得很徬徨/無助/無希望、45.5%常失眠等 (表27)。

 

建議政府推行措施幫助失業/開工不足人士方面,77.3%建議直接派現金、65.5%建議增建公屋及社會房屋、56.2%建議設失業/開工不足援助金、50.4%建議立法管制租金及提租金津貼等 (表28)。

 

居住狀況

92.7%租住私人樓(84.4%受訪者現租住劏房、3.3%租住整個單位、2.5%為床位等)、5.8%租住公屋(表29)。租金方面,57.9%租金介乎$4,001-$6,000、22.6%介乎6,001-$8,000,租金中位數達$5,000,租金佔入息中位數亦達38.46% (表30)。

 

申請公屋情況方面,81.4%受訪者有申請公屋,輪候中位數達64個月 (表31)。

 

  1. 問題分析

4.1 5成被強制措施累停工,收入下降無補償

近半受訪者表示有住戶成員曾因政府強制措施而任職公司無法正常營業,無法正常工作。當中,有近四成表示人工因而下降,更有接近一半受訪者表示僱主因而沒有出糧。在政府強制措施下,有近九成住戶表示出現無薪假/開工不足情況,當中近八成更因而放無薪假/開工不足持續1個月以上。更誇張是,有四成竟持續3個月或以上。可是,「保就業」計劃已在2020年11月完結,政府早已表明無意重推計劃,由於津貼由僱主一方提出申請,無法確保僱員得到保障,令「保就業」空有保就業人數之名,卻為保僱主之實。之前2020年12月政府曾向防疫抗疫基金注資64億元,但只有約10%預算可直接落入僱員手上,其餘補助對象均為牌照持有人、營運者等。打工仔因政府措施而停工或開工不足,卻無任何補償,生活難堪。

 

4.2 第四波疫情下工時大減,職津工時未及時放寬

因第四波疫情而大幅收緊措施,部份行業需減營業時間甚至停業,僱員同時首當其衝。202012月,工時少於144小時以下為42%,但至到20212月卻佔51.4%,不少住戶因而喪失在職家庭津貼資格,當中亦包括兒童津貼等,「愈窮愈困」。現時政府雖然表示會在今年6月起放寬工時限制,但不設追溯期,換句話說,在最嚴重打擊工時的時間,政府卻一直後知後覺,無視勞工開工不足問題,現時的放寬措施亦未有嘗試糾正問題,導致不少基層住戶將會失去有關月份申請資格。

 

4.3 近七成曾失業或失業,超過3成曾借錢,債台高築,八成以上受訪者不敢申請政府貸款計劃

政府一直反對設立失業援助金,卻建議設立「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但從是次調查所見,超過八成受訪者表示不會申請上述貸款計劃,主要原因包括擔心無能力還款(73.5%)、不想貸款(33.5%)、並非永久居民(24.5%)等。在「借錢緊要還」的宣傳下,居民自身亦擔心屆時無法償還債務,尤其有超過兩成受訪者亦表示之前已有借錢,0收入人士,更是4成曾借錢,已面對一定債務情況,由數千至十幾萬的債務都有,今次貸款計劃根本無法解決基層市民過去一年失業的情況,更可能進一步加重居民債務負擔。

 

4.4 近九成疫下收入大減,租金成沉重負擔,生活每況愈下

近九成住戶因疫情而收入大減,節衣縮食也要交租,有超過八成受訪者表示租金$4,000以上,接近三成受訪者更租金$6,000以上,租金佔入息中位數亦達38.46%,當中未計算水電費等支出。居民未能開源,亦難以節流下,生活質素只會每況愈下。

4.5 疫情嚴重影響生活,七成基層經濟、情緒上都壓力爆煲,急需支援

疫情下,近3成居民失業、7成開工不足,收入少,令大家經濟拮据,超過3成人花光積蓄兼要負債,經濟困境加疫情問題,令受訪基層抑鬱情緒低落,常覺很恐懼,無助/無希望,更有4.7%的受訪基層曾捱餓。可見疫情嚴重影響基層居民生活,在經濟上、情緒上都壓力爆煲,急需支援。

 

4.6 疫情下,超過7成基層增值無門,無錢增值

疫情下,近3成基層失業,7成開工不足,大家有時間想去參加再培訓增值,以備轉行或找到工作,調查顯示,74.8%受訪基層無報課程,3.8%報了,仍未開班,本會與沒有報讀居民,了解原因,不少表示不是不想報,而是疫情下,再培訓及私人培訓公司都開班少了,及常因疫情停課,想報名也報不到了,另外,私人的,較多班,但要交費,居民收入少了,沒有能力支付。

 

  1. 改善建議

5.1 透過抗疫基金,直接援助受強制措施影響生計的僱員

第四波疫情下,員工缺乏任何政策支援,不是被大幅降低工時、便是無薪假、甚至被解僱等。今次調查可見,有超過四成受訪成員有在政府強制措施下,任職公司無法正常營業,導致無法正常工作。當中,有約四成受訪者人工有所下降、近半數更沒有糧出。針對受強制措施影響生計的員工,政府應透過抗疫基金,直接向員工提供津貼援助,而非冷漠等候他們跌入綜援網或失業大軍。

 

5.2 推動工作轉型,培訓課程要配合行業需求

現有僱員再培訓計劃不少為短期課程,有關行業不少亦受疫情衝擊,行業需求下降,再培訓後

亦未必容易尋找工作,難免令人氣餒。部份行業例如保安、又或建造業工人,出現不少「持牌

無工開」的場面,反映過往培訓及職業配對在現時經濟狀況下未必奏效。政府應推動工作轉型,包括檢視未來不同行業人手供應及需求,為未來做足準備,提供更大誘因以及經濟援助予失業或有意

轉行人士報讀相關課程,例如醫護支援人員、長者護理服務、電梯維修員等,以培訓相關技術

人員,滿足未來需求。

 

同時,政府應增加培訓課程,儘量在疫情下仍可以開班,並提供考牌參加培訓的資助。

 

5.3 增設網上途徑申請津貼,長遠統籌整合福利項目

過去一年公務員在家工作下,不少福利項目有關的辦事處開放時間亦大受影響,大幅延長申請時間。政府推廣市民在家工作以防疫,但用公務員帶頭在家工作以推廣,似乎不是合乎實際需要的方法,因為在市民需要支援時,公務員在家工作,便會阻慢對居民的支援,政府公務員不應大量進行在家工作,由於疫情增加大量求助,其實有些部份要增加人手及應加推網上及電話等申請途徑以供選擇,以免令有緊急需要的市民未能得到適切的援助。

 

政府應儘快增設網上申請途徑,同時亦保留實體表格申請方式,例如,之前的$10,000現金發放計劃便容許申請人網上申請,可省卻行政開支之餘,亦避免因在家工作導致申請表格未能按時處理的局面。此外,現時絕大部份福利津貼項目,均要逐個提出申請,由不同政府部門處理,部份呈交文件重覆,在審查階段亦十分費時。政府應拆牆鬆,整合不同福利項目,例如學生資助處轄下的學生資助以及在職家庭津貼、到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津貼,例如關愛基金、社會福利署等資料可以互通,可以減省文件程序外,亦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務,讓申請人可以在同一表格內申領心儀而合資格的服務。

 

5.4職津工時限制,追溯至第四波疫情前

雖然政府終表示2021年6月起開始會降低職津的工時要求,但並不設追溯期。換句話說,2020年尾至2021年初第四波疫情嚴重肆虐情況下,受影響僱員卻隨時在限制措施下失去職津資格。調查所見,由2020年12月第四波疫情開始,總工時達192小時或以上住戶持續下跌,72小時以下則上升,直至2021年3月隨強制措施放寬後方改善。因此,政府應將今次放期追溯至第四波疫情前,讓受疫情影響員工可以獲得有關津貼資助,並應將最高工時要求下調至72小時

 

5.5借貸無助市民紓困,失業援助方為正途

面對未來前景仍不明朗,借貸計劃治標不治本。不但只會進一步加重市民債務,亦令市民提心吊膽,擔心未能還款而影響未來信貸,甚至對家中住戶成員帶來影響。在疫情打擊下,失業情況在所難免,政府有責任正視有關情況,不應以借貸解決。政府應重新考慮設立失業援助金,以確切協助有需要市民度過失業難關。

 

5.6. 應放寬政府貸款申請條件

政府貸款申請,應包括開工不足及非永久居民,令失業,開工不足及非永久居民可以有多一項選擇,因有些人要借高利貸過難關。

 

5.7 創造就業機會,增加社區服務

現時基層很難找工作,政府應更多創造就業機會,可以增加社區服務,既增加就業機會,又可以為疫情下情緒困擾及經濟困難的基層提供互助及就業的機會,既可以以工代賑又可以紓緩情緒及經濟壓力。

 

5.8 再推2022年N無人士津貼及保留交津個人申請,延續補漏拾遺之效

不少基層人士因為散工緣故,加上工時限制,未能申請職津,甚至連兒童津貼資格亦因而喪失。雖然政府指2021年中會向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人士發放現金津貼,可是,並非所有低收入人士均合資格申請職津、又或是租住劏房人士有申請公屋3年或以上,導致社會上仍然存在大量漏網之魚為紓緩基層人士經濟壓力,以及減低審查帶來的時間及行政開支,政府應考慮再推2022年N無人士津貼,及保留工時較低要求而又可以個人申請的交通津貼,以應對不明朗的經濟前景,及應對租金壓力。

 

5.7 增建公屋及社房,加快租管及租津

房屋是基層勞工的最大負擔壓力,政府應增建公屋及社會房屋,同時加快立法管制租務,及推出租金津貼,租津應涵蓋一人。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SoCO)

謹上

二零二一年五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