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屋及私人樓宇工作計劃

「安居立命」:住屋是每個人最基本的權利

 

社協自1989年開始關注籠屋問題,雖然傳統鐵絲網設計的籠屋數目已由高峰期近150間大幅回落,但取而代之,是密封式設計猶如棺材房的籠屋及遍地開花的劏房。

 

香港房屋供應嚴重短缺,超過20萬基層市民別無選擇之下只好蝸居於劏房、板間房、床位等衛生環境惡劣而又危機四伏的不適切居所,基本住屋權利備受忽視。

「單位細,租金貴」已是劏房居民每日的寫照。更擔心是,在現時缺乏租務管制下,單位隨時被大幅加租,甚至逼遷,租客缺乏話語權。最終,在輪候公屋無了期下,居民每天只能在最底層下掙扎求存。

 

社協逐家逐戶探訪這些貧困戶,跟進他們生活需要,組織居民爭取完善房屋政策及生活保障。透過服務及組織工作,改善居民生活狀況,爭取基本住屋權的實現。

數據(2019)

你知道嗎? 在富裕的香港……

有21,200個家庭居於木屋、寮屋及天台屋等臨時構築物

有5,600個家庭居於工廠大廈及商業大廈

有5,800個家庭住在板間房、床位及閣樓

更有86,500戶蝸居分間樓宇單位

我們的服務

 

改進政策

組織籠屋、板間房、劏房家庭一起倡議房屋政策改進,包括:增建公屋、修訂配額及計分制、設立租金津貼、重設租務管制、興建過渡性房屋等。定期就基層租戶的需要及困難、可行政策作出研究,透過不同社會行動及調查發佈,引起各界對基層市民住問題的關注。

培訓充權

透過社區外展探訪、街頭諮詢站以及中心日常運作,為籠屋、板間房及劏房住戶在房屋、就業諮詢、經濟支援及福利項目上提供適時的援助。同時,組織基層租戶爭取權益,每月定時召開不同房屋政策的相關關注組,培訓居民領袖代表基層租戶發聲,亦藉著恆常小組協助居民建立互助網絡。

扶貧服務

為貧困的居民提供物資及支援服務,及聯繫不同界別公司、團體,一起為居民紓貧解困。

支援住屋

  • 喜家社區房屋計劃

社協除倡導長遠房屋政策外,亦倡議在租務市場上提供可負擔的過渡性住屋供基層居住。社協透過發展喜家社區房屋計劃,以非牟利團體的身份營運社會地產,協助業主改裝單位,為正在輪候公屋的基層家庭提供合租形式、安全、可負擔的過渡性社會房屋,以供政府參考在未來發展社會房屋。

截止2018年6月,喜家已於西環、旺角、長沙灣、土瓜灣、九龍城等地區發展社會房屋,至今有53個基層住戶受惠。喜家計劃未來每年可持續推出12至15個社會房屋單位,令更多有需要人士及家庭受惠。

 

  • 「企理家居」計劃

家是希望和夢想的起點,我們相信社會上不同人士的參與及協助可為受助家庭改善家居、重塑生活,讓剛剛在人生路上起跑的孩子健康成長。現時本港近四分一兒童生活在貧窮線下,估計約五萬名輪候公屋的兒童蝸居板間房、劏房、天台屋等狹窄居所,除起居作息外,做功課、玩耍都只能在床上進行,生活環境惡劣。透過「企理家居」計劃,社工聯同建築師組成專業團隊,在百呎劏房內,發揮創意設計傢俱,以用盡單位每一分每一吋,務求在有限環境下,改善居民住屋質素。爲受助家庭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實地個案諮詢、度身訂造家居改善方案、添置小型傢俱電器、改善後跟進及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