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中港分隔單親家庭的影響研究報告
新冠肺炎疫症(COVID-19)自2019年12月在中國內地爆發,及後疫情在全球各地散延,並於2020年3月被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定義為大流行(pandemic);截至2021年5月7日,全球確診人數累計已逾1.564億人,全球累計死亡人數逾326.5萬人[1]。至於香港方面,同日累積感染人數近11,802人,死亡人數逾210人[2]。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前後已歷經四波社區反彈,至今斷斷續續仍有未知源頭的個案確診。對基層家庭及學童影響更首當其衝,各行各業停止營運,僱員失業及就業不足情況嚴重,本港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2月至2月的失業率高達7.2%,近月放寬檢疫限制,2021年1月至3月才回落至6.8%,失業人數多達259,800,就業不足率達3.8%,人數148,400,個別行業,例如餐飲業,失業率高達13.3%,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高達10.7%,本港現時有40萬人就業困難,是近17年來高位。本港勞工固然大受打擊,在香港一起面對疫症影響打擊的,還有香港人的內地親人持探親雙程證來港照顧家庭,其中單親雙程母親的處境最困難,面對失業、收入減少、支援減少、無證不能檢測、打疫苗等困難。
這些母親平時持一年多簽或三個月的探親證來港照顧香港子女,子女的父親不是去世,就是離棄她們,一家人只靠子女的綜援或每星期來回內地工作或親友支援艱苦生活。疫情下,親友收入亦減,支援減,封關,亦令這些雙程證母親不能往內地工作,在港又沒有身份證,不能工作,令家庭經濟更困難。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於2009年組織雙程證單親家庭爭取團聚。迄今經多方爭取,本會接觸約二百多個單親家庭,歷經11年,才約有一百多個個單親媽媽批准單程證來港,於2011年、2014年、2015年及2018年研究中港分離單親家庭面臨之困難、團聚對家庭的影響及對子女的影響,於2021年4月訪問了57名中港分隔單親家庭的兒童,了解疫情下,對分隔單親的母親及子女的生活、經濟、學習及精神健康有何影響。
研究分析:
- 疫情下,分隔單親更赤貧,近9成母親及超過3成子女三餐不繼。
研究顯示疫情下,分隔單親因收入及支援少了,家境更貧困,近9成母親及超過3成子女三餐不繼,49.1%少了教會/志願團體/學校的堂食/資助,食物不夠,營養不良,可見這些家庭處於極度赤貧及無助的狀況,較2018年無疫情時多了三餐不足及營養不良的情況。可惜政府的食物銀行不惠及雙程探親人士,需要特別酌情。疫情下,因聚會限制,原本有接濟這些家庭的教會/志願團體的堂食亦禁,因而少了支援。
- 疫情下,更多母子因經濟困難,有病不看醫生
2018年只有12%兒童在生病的時候沒有看醫生,2021年增加至43.9%,2018年80.4%母親在生病的時候有無看醫生,2021年增加至84.2%。絕大部份的原因是費用太貴。
兒童有香港身份證,但無綜援的,即使看公家,要支付費用,申請豁免,又文件手續很繁複,加上排隊亦很長時間,很難才輪候到公家醫院。至於母親,雙程證身份,只可以看急症,每次要$1230,根本不能負擔,所以要去看醫生的母親都是去看民間免費的醫生為主,迫不得已才去要收費的公家或私家醫院。
於2003年之前,雙程證探親人士可憑結婚證書或居港親人的身份證明文件,享用與香港居民相同的醫療費用。但2003年人口政策新規定,港人內地來港探親親人,不可再憑香港親人身份享有醫療費的優惠,現時內地來港照顧家人的雙程證人士已無法享用公營醫療服務,只可使用急症,但公立急症門診收費$1230,住院收費$5100。
- 疫情下,7成子女學習更困難
疫情下,所有兒童要在家上網堂,但絕大部份分隔家庭是赤貧家庭及租住劏房,除了近3成學生獲學校/志願團體提供電腦及上網支援,7成兒童因為無錢買電腦/上網數據/列印等而未能交功課/上堂,57.9%跟不上老師教學程度,63.2%功課不明,無人教,令母親很內疚,子女亦很無奈無助,更跟不上學習進度。
- 疫情下,雙程證母親被排拒於抗疫支援措施
因封關,香港政府除了為雙程母親提供在港續期,以便照顧子女外,基本上,沒有為她們提供任何抗疫支援。雙程證母親因為無香港身份證,派發口罩、檢測、打疫苗等抗疫支援均無份,很多母親都很想有機會參與檢測及打疫苗,以保護自己及子女,可惜未能受惠於政府的抗疫支援措施。
- 疫情下,停課及母親無證令子女精神抑鬱更嚴重,幾倍高於一般人,潛伏家庭慘劇危機
本會採用流行病學研究中心的抑鬱症量表,量度分隔對兒童及母親的精神健康,發現兒童的抑鬱指數極高,
93%的兒童有輕微至嚴重的抑鬱病症(2018年88.7%),而且嚴重抑鬱最多,為80.7%(2018年66%),是一般人的指數(12.6%)的6.4倍,較2018年多了3成,89.6%的母親有輕微至嚴重的抑鬱病症,而且嚴重抑鬱最多,為82.5%,是一般人的6.5倍,反而較2018年的略少一成。可見分隔對這單親媽媽及孩子造成的精神壓力,非常人可以想像,而疫情下,因不能上學,似乎對子女的精神健康影響更多。 這些媽媽及孩子都瀕臨精神崩潰,社會實在需要正視及作出協助,否則恐怕日後發生社會慘劇,社會代價更大。現時已有一子女因而嚴重精神病,不能上學及常嘗試自殺。
- 全部已超越可團聚年期,團聚等待年期中位數9年
現時中港夫妻一般分隔4年,便可以申請團聚,受訪的單親家庭,雖然有些配偶已去世,有些已離婚,或離棄母子,但全都超越4年,近七7成更是11年或以上。 而成為單親後,母子等候團聚的,中位數也有9年,對母子實在是漫長的折磨。
- 子女教育缺資源,兒童學習發展現隱憂
教育一向視為貧窮兒童的脫貧踏腳石,但分隔單親家庭的子女卻難以藉此脫貧。因為母親是雙程證探親,需要每三個月回內地續期,很多時兒童因在港無人照顧,或內地公安局需要見到子女,才會批簽證,這些子女常要陪母親回內地申請簽證,長假期必然不能在港參加學習活動,有時甚至要向學校請假,已嚴重影響學業,再加上家庭赤貧,有66.7%兒童試過沒有錢交學費/學習費/校服等基本學校要求的費用,93%兒童自己因家庭經濟狀況而無法參加任何課外活動或課外補習,所以這些兒童的學習情況令人擔憂,但現他們最困擾的是母親無證,其他問題也不太注重。48%的受訪母親表示想有多些資源給子女學習,可見兒童有學習資源需要,但家庭無法支援。
面對當前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兒童較平常更要用盡方法節省開支, 89.5%不外出活動(2018年81.1%),100%不出街食飯(2018年94.3%),59.6%外出都是走路,不搭車(2018年66%),19.3%拾紙皮、報紙去賣(2018年13.2%),38.6%拾廢物、舊傢俱自用(2018年37.7%), 47.4%食少幾餐(2018年30.2%)等,這都是非一般小朋友會做的事情。可見這些小朋友生活在何等困苦狀態。
- 母親身份證是母子的最大心願
對於小朋友來說,通常成長期,最困擾的是學業,但98.2%這些單親家庭的子女卻表示最大的困擾是母親沒有身份證,100%子女認為母親有身份證可以解決他們的困擾,而100%母親亦表示最大的困擾是沒有身份證,100%認為自己有身份證可以解決她們的困擾,可見母親有沒身份證是這些家庭的最大困擾,亦是他們的最大期盼,因為有身份證,母子不用憂心分隔,不用多花錢續證,子女不用請假回內地陪母親續期,可以專注學業,可以有錢補習、參加活動,母親可以工作,可以養家等,可見母親對家庭的發展實在很深遠。
正如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當你爲一名婦女充權,就等於一個家庭充權。當你爲一名婦女充權,你就改變了世界。」尤其是對於這些在港孤兒的子女,內地的母親是他們的唯一親人及照顧者,所以母親是否有資源、在香港是否有身份證,很影響母親對孩子的協助,如果母親不能居港,這些孩子將會成為真正的孤兒,政府需要另外提供兒童之家或寄養家庭服務,既花資源又效果不及親媽媽的無價親情可貴及有效。
- 母親正值勞動力年齡,及早團聚,及早投入勞動市場
100%受訪媽媽均是正值勞動力的年齡,除了照顧子女,她們很想工作以脫貧,可惜等待多年仍未有結果,根據單程證政策,她們如在內地沒有其他子女,等到60歲,香港子女又已是成年人,她們可以依年老無依靠父母類別申請來港與子女團聚,可是,這些婦女這段時間,最需要香港身份證,因為她們的子女在此時此刻尚年幼,需要媽媽的照顧,而且她們現時尚年輕,可以工作,可以幫助子女脫貧,到年老時才批准來港,媽媽及子女長期處於精神抑鬱、家庭赤貧的狀況,恐怕老來才團聚,大家都有問題,幫助來得太遲。而事實上,有婦女因長期奔波兩地,貧病交加,,終於病逝,留下9歲女兒,成了孤兒,入住了兒童之家。
- 疫情下,赤貧分隔單親家庭自強不息
疫情對兒童及家人生活影響很大,有3成多母親原每日往內地兼職工作,因封關不能工作,收入少了,開支大了,一家營養不良及情緒更抑鬱。但一家人齊心克服困難: 98.2%節省開支,12.3%自己種植物,80.7%做運動強身健體,71.9%母親食少些,更有52.6%做義工助人, 只有22.8%表示沒有辦法,可見這些家庭非常上進及自強不息。
建議
家庭團聚是不容剝奪的天賦人權,中港政府亦簽署國際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公約、公民及政治權利公約及兒童權利公約,面對這群無依無靠的孤兒寡母的多次求助,依照國際人權公約,中港政府均有責任「以積極的人道主義態度協助其家庭團聚的申請」及維護兒童權益。而這些孩子是香港的未來棟樑,中港政府應及早作出支援,以助健康成長,日後貢獻社會,本會建議中港政府立即跟進以下政策:
- 中港政府應加速安排香港單親子女的內地媽媽酌情批准單程證來港定居照顧子女。
- 香港政府應立即聯絡內地中央公安部商討在政策上撥單程證名額安排中港單親媽媽來港定居照顧子女,及給予香港政府,內地申請輪候來港團聚人士的資料及入境審批權。
- 現時每日150個中港家庭團聚單程證名額因內地子女出生數目減少,平均只用約125個,應將這些剩餘名額撥予香港爸爸已去世或被香港父親離棄的香港子女的內地母親來港定居照顧這些小朋友。
- 一年多簽探親政策應惠及子女為香港居民的單親父/母或再婚單親。
- 香港政府應行使酌情權,批准特殊困難的母親身份證留港照顧子女。雙程證來港,如有需要可以在港續期。
- 恢復2003年之前的優惠政策,內地來港照顧家人的雙程證人士可享用與香港居民相同的醫療費用
- 社署的服務及食物銀行服務應涵蓋中港單親家庭雙程證家長。
- 應成立中港家庭團聚協調機關,協調申請、監督審批、處理投訴,保障婦孺權益。
- 關愛應在經濟上及子女教育資源上,為這些子女提供特別資助
- 疫情下,所有人齊心抗疫是很重要的,政府的檢測、疫苗等抗疫支援措施,應惠及探親雙程證人士,以保障雙程證人士、其子女及整體社會。
- 社署家庭服務中心應為雙程證母親及其子女提供情緒輔導。
- 抗疫措施應儘量避免停課,以免影響貧窮兒童的身心健康及學習進度,以免拉闊貧富距離。
聯絡: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Deputy Director: 施麗珊
2021年5月9日
[1] https://coronavirus.jhu.edu/map.html
[2] https://www.coronavirus.gov.hk/chi/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