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少數族裔住屋及經濟狀況調查報告》發佈會 新聞稿
2006 年至 2016 年期間少數族裔人口由 150,625 攀升至 263,5931,十年間增幅 1.75 倍2,當中南亞裔(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躍升成為最大族群。少數族裔人口持續增長,值得探討其需要。少數族裔人口激增,同時期的貧窮問題急速惡化。2016 年有近 20,000 名少數族裔新增跌落至貧窮網(政策介入前),貧窮率較 2011 年增長 3.6%並上升至 19.4%3,即平均每五個少數族裔中便有一個貧窮,令人擔憂。政府宣稱,投放不少資源支援少數族裔,建構關愛共融社會,最終少數族裔愈來愈多陷入貧窮中,反映政府的支援政策存有漏洞。
為此,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於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4 月期間,成功訪問 120 名租住私樓、持香港身份證 (除逗留期外,受訪者及所有家庭成員的入境及居留權不受額外條件限制)的基層少數族裔,了解其經濟及住屋的需要。
社協提出改善建議,包括:增建公屋大單位、提高社會房屋大單位資助額、一表申請學資/職津、增加入息限額層級及簡化職津申請程序、建立多語言的中央資訊發布系統、增加少數族裔外展隊數目等。
-
調查結果撮要
1.1 近 80%為四人或以上大家庭
按受訪者的族裔多寡排序的話,巴基斯坦(61.6%)居首位,尼泊爾(13.6%)、印度及菲律賓(各 6.4%)緊接其後。受訪者來自一至九人家庭,四人或以上的大家庭高達 78.3%。當中又集中於四人 (42.5%)、五人(21.7%)及三人家庭(15.8%)
1.2 家庭撫養率高 一人打數份工養全家
中位數是 17,000 元,有 39.2%家庭資產低至「0 至 9999 元」 絕大部分(92.5%)受訪住戶是工作家庭,育有 15 歲或以下的兒童佔 94.6%。工作家庭中,有 88.3%一人獨力支撐生計,趨近四成(39.6%)的工作家庭除全職工作外,亦有兼職工作,常見的工種包 括地盤/散工(35.4%)、外賣(24.7%)及保安(15.8%)。
1.3 九成五少數族裔租屋難 被迫捱貴租
受訪者居住在不適切居所的比重高,劏房戶有 63.3%、天台屋/僭建物戶為 5.0%、板房戶佔(0.8%)。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為 42.3 呎,租金中位數高達 6,600 元,租金佔家庭入息比例的中位數為
42.6%。即使租金壓力沉重,少數族裔未必選擇搬遷,94.2%受訪者有「被拒租」經驗,其中 74.3%人「不知道原因」,21.2%因「語言問題」而被拒租。
1.4 不熟悉社會資源
以 0 分最低,5 分最高自評,受訪者掌握恆常援助的平均分是 2.53,低空擦過合格線。非恆常援助的平均掌握度更低至 1.63 分,高達 80.9%人投選不合格分數(零至兩分)。值得留意的是,在職家庭津貼(職津)的申請數字低至 23.6%,但有 79.3%工作家庭在過去半年曾經試過至少一個月的工時達 144 小時。
1.5 首選以少數族裔文字閱讀
只統計 18 歲或以上家庭成員的語言能力,22.5%受訪住戶可以雙語溝通。69.2%住戶僅「可以說英語」,「只能說粵語」和「完全不諳粵語及英語」各佔 4.2%。84.2%人選擇「其他文字」作為「首選使用的讀寫文字」,可見少數族裔中英文閱讀能力較為遜色。
2. 調查分析
2.1 政策存漏洞 少數族裔扶貧支援不足
75%的受訪家庭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即使二人住戶的家庭入息中位數有 10,900 元,以 900 元略高於貧窮線,但整體少數族裔貧窮議題已敲起警號,不容忽視。
2.2 公屋大單位不足 逾八成大家庭,輪候時間過長
兩代核心家庭是主要同住組合,95%受訪者與配偶及子女同住。受訪者過去半年的庭平均月入
政府承認公屋是有效的扶貧方法,是次受訪者的公屋輪候時間中位數為五年。政府 2020/21 至2024/25 年度平均興建公屋約 13,000 個4,假設沒有新增公屋申請個案,將現存的輪候個案「清零」亦需要長達 18.5 年。現時公屋供需嚴重失衡,大家庭的輪候時間勢成重災區。
2019/20 年度獲安置上樓的四人家庭有 2600 宗,當中 80.8%人的輪候時間超過六年,情況與往年相若5。四人輪候時間逾六年的比例遠高其他家庭組合(表 A)6,例如二人家庭為 42.9%,一人(長者)住戶更低至 2.2%。數據以六年為指標,實際上四人家庭更長的輪候時間為常態,反映四人家庭公屋配額不足,上樓無期。大家庭被迫捱貴租,更易陷入貧窮。
2.3 漠視弱勢 難求社會房屋大單位
政府力推社會房屋,卻高達 84.2%的受訪少數族裔從未聽過社會房屋。各間社會房屋機構沒有統一標準,自行製作申請表,部分只有中文版本,不利少數族裔申請。即使是主理社會房屋的運房局,其網站主頁亦未有支援多種語言,反映政府在少數族裔的宣傳及支援不周。
現時輪候公屋逾三年、從未獲配屋的住戶中有近 60%是三人或以上家庭7。但新建的社會房屋項目8預留給三人的單位低至 25.8%,四至六人單位零供應9。從兩個數據的差距,可見社會房屋未有疏導各類型的公屋輪候家庭,四人或以上家庭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而且政府自稱為社會房屋協作者,欠缺整體社會房屋的藍圖,包括如何緊扣公屋的規劃等。三年興建 15,000 個社會房屋單位的目標,未能顧及大家庭需要。影響單位類型的要項有土地面積、需求、服務目標等,而財政負擔是重要的考慮。部分承辦商對大單位組件的報價會較高,而政府統一資助每個單位 55 萬元,非牟利機構受掣肘於財政壓力,傾向興建小單位。
政府一般會將回收的三房公屋單位優先編配予六人或以上家庭,以彌補停建特大單位的供應。現社會房屋單位最多可容納六人,極大家庭(是次調查最大樣本是九人家庭)便需要申請兩個單 位。為減輕住戶壓力,非牟利機構或選擇「一個價錢出租兩個單位」,變相增加營運風險。
2.4 職津切合少數族裔需要,但申請困難
縱然少數族裔申請綜援的比例低,但有 75%受訪者曾申請政府資助,少數族裔多數是在職住戶, 逾 90%投身工作自力更生,而且大多育有兒童。審視政府的恆常資助,職津最能切合少數族裔特質。職津特設兒童津貼,明顯是定性為協助育有兒童的工作家庭,緩和跨代貧窮。
調查中只有 23.6%受訪者申請職津。本港每年約有 2,000 少數族裔住戶申請職津,約佔全部申請的 2.6%10。少數族裔申請數字不但少,而且呈下滑趨勢。職津推出以來,少數族裔首次申請的宗數大幅減少逾五成。少數族裔兒童住戶貧窮日益惡化,職津申請不增反跌,可見職津的角色失效,扶貧效果甚微。
是次調查結果呈現「學生資助(67.0%)申請高,職津(23.6%)申請低」的走勢。組織架構上,學生資助處、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同隸屬於「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如今,同一部門出現兩極的申請差異,反映內部行政完全割裂,資料互不相通,兩者文件要求亦不同,導致基層錯失援助。
職津申請繁複是積弊甚深的老問題,每年少數族裔申請被拒的首要原因是文件問題。去年無法獲領津貼個案中有逾 80%為「資料不足」。部分少數族裔常見的工作零散,難以計算工時。以外賣為例,每宗外賣會隨距離、外賣平台結算方法、候單時間,導致每次工時計算複雜。少數族裔的群族性強,個別非直系家庭會合租單位而無法分開申請,降低申請意欲。
2.5 政府部門各自發布資訊 用家無所適從
調查發現,22.5%受訪住戶有 18 歲或以上的家庭成員可以雙語(中英)溝通。接近讀較交談能力遜色,八成四人傾向使用少數族裔文字閱讀。政府作為最大的服務提供者,部分部門主頁至今仍未設有少數族裔文字,例如支援非華語學童的教育局,不利用家理解內容。 基層少數族裔需要通過最少 10 個政府網站,搜集出房屋、福利、醫療、就業等資訊。個別網站設有整合功能,但資訊簡陋又未有定期更新。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接收政府資訊時面對困難, 當中 62.5%人感到「接收資訊散亂」,反映政府按部門各有各發布信息,而且臃腫無當,推高少數族裔資訊接收的難度。
88.3%少數族裔唯有透過「朋友」口耳相傳,取得資訊,衍生出「滯後」問題。少數族裔往往遲於截止日期方收到援助消息,白白錯過申請機會。
以 0 分最低,5 分最高自評,受訪者掌握恆常援助的平均分是 2.53,低空擦過合格線。非恆常援助的平均掌握度更低至 1.63 分,高達 80.9%人投選不合格分數(零至兩分)。可見,政府提供的資訊架構雜亂,加上語言支援不完善,使少數族裔被迫以較鬆散、不科學、緩慢的方法取得政府資訊,直接影響扶貧成效。
2.6 「不可能的任務」:每隊外展服務 40,000 戶
兩代核心家庭是主要同住組合,95%受訪者與配偶及子女同住,兒童撫養率極高,家庭照顧需求大,少數族裔普遍無暇主動發掘資源,不知道社區服務種類。
政府於 2020 年成立三支少數族裔外展隊,原意改善服務傳播的機動性,有助基層少數族裔與主流福利服務接軌。但連同駐中心的行政人員,每隊基本編制僅得 11 人,其中一支外展隊回覆區議會指出,開展服務後首半年只處理 191 宗個案11,反映情況未如理想。事實上,全港有逾120,000 個少數族裔住戶,粗疏計算每隊平均需服務 40,000 戶。就算進行過濾,每隊需跟進的戶數亦相當驚人,讓人懷疑若維持現有編制,可受惠的少數族裔貧窮戶有限。
少數族裔貧窮人口較多聚居於油尖旺、深水埗及九龍城,服務需求極大,但全歸納至九龍外展分隊。政府一刀切將外展隊劃分三區(港島、九龍、新界),無視實際需要,進一步拉扯緊張的 人手。
2.7 欠缺追蹤 資源調配不到位
少數族裔做出公屋、社會房屋選擇前,往往會同時考慮該區對少數族裔的支援(64.2%),例如該 局宗教/地區/非華語教育學額是否充沛。整體規劃需要全面的追蹤定位,掌握人口特徵及分布。最新的少數族裔概況報告分別是 2011 年人口普查及 2016 年的中期人口統計,成為其他專題研究的基礎。以 2015 年出版的《2014 年少數族裔人士貧窮情況報告》為例,顯現的是 2011 年狀況。由引用數據的框架、製作以至出版長達五年,無法反映最新形勢,並及時地優化少數族裔扶貧政策。根據房屋署回覆,署方沒有記錄少數族裔的申請數目、家庭大小、選擇區域、所屬族裔,容易產生資源錯配問題。
2.8 歧視嚴重,95%少數族裔曾被拒租
有別於華裔租客,逼近九成五少數族裔試過被拒租。少數族裔被拒租與其族裔背景、宗教、年齡、性別、居所時間、家庭人數、是否育有兒童等變項,沒有太大差異。其中 74.3%的人不知道原因,業主/地產單純因「少數族裔」的身份而拒租,亂扣負面標籤、帽子(Poisoning the Well),可見政府在社會融和政策不足,促使主流社會對少數族裔帶有「他者」的粗疏想像。
84.1%少數族裔對被拒租感到無力,但沒有人會主動尋求相關機構協助。平機會每年接收到的種族歧視平均約 100 宗12,主動調查約 10 宗,數字偏低,對少數族裔的保障有限。
2.9 成人中文學習架構零散
語言對少數族裔融入社會十分關鍵,35.0%受訪者在接收資訊存有「語言阻礙」問題。政府每年約投放逾 7,300 萬元以支援少數族裔教育13,受惠對象以學童及青少年為主,需要較長時間驗證成效。現時成人中文班林林總總,但每間課程標準、內容、師資、時數(最短只有 24 小時)不一。教材選取沒特定準則,通常東拼西湊而成。成人碎片式學習,導致中文水平欠佳,連帶影響資訊接觸、就業、子女教育的支援等,加深貧窮危機。
3. 政策建議
房屋相關
- 每年興建 35,000 個公屋單位,按比例增建丙丁類單位,並增加構件式公屋的單位面積
- 規定中大型社會房屋計劃預留一定比例的大單位數目;在發展少於 300 個單位的細規模用地,提高大單位的資助額;提供多語言行政範本,供非牟利機構參考用途。
扶貧相關
- 統一職津及學資的入息審查方法、資助等級、每次申領時期、兒童津貼與工時脫鈎等項目,實行一表申請職津及學資。
- 放寬職津受惠條件,按住戶人數細分六人或以上家庭的入息標準,讓更多特大家庭受惠於職津; 放寬四人或以上全額職津的入息上限及增加層級。
- 簡化職津申請程序,包括:
- 申請人(特別是散工,無法提供入息證明)可以收入自述表代替民政署宣誓,無需提交僱主 薪金證明書。
- 「同住家庭成員」定義只適用於直系家庭,容許具血緣關係、非直系的合租家庭分開申請職津
- 統一並公開所需文件標準,培訓職津前線職員對少數族裔的支援
- 強化學校扶貧角色,將幼稚園駐校社工計劃常規化,並改良至「一校一社工」模式。在非華語生佔一定比例的學校,增加社工人手數目
- 調高少數族裔外展隊的人手比例,於全港首五個少數族裔人口密集地額外增撥資源。
社會共融相關
- 制定時間表更新所有政府部門網站,提供最少八種常見的少數族裔語言,長遠建立統一的資訊發布平台;革新成人中文學習系統,統一民政署資助的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的成人中文
班課程標準
- 優化少數族裔資料庫,在《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新增「種族身份」為恆常調查。
- 落實平等租住權,平機會加強與地產代理監測局合作,主動調查地產/代理的拒租行為是否涉
及《種族歧視條例》。設置誘因,鼓勵業主將單位租予少數族裔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謹上
2021 年 6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