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下基層勞工就業及政府支援情況問卷調查報告
1. 調查背景
本港自2022年1月爆發第五波新冠疫情,確診及死亡人數屢創新高,遠較過去數波疫情嚴峻。截至2022年5月24日,本港共有1,198,205 確診個案(累計呈報個案數目)(經核酸檢測: 748,774宗/經快速抗原測試: 449,431宗),死亡人數為9,157人。 [1] 在第五波新冠疫情肆虐下,不少基層勞工確診,需要醫療、隔離、經濟等支援,可惜政府各種支援措施都應接不暇,結果在基層最需要幫助時,政府的支援是零,基層靠自身免疫力、靠親友、靠社區團體救濟才能生存下來。最新統計資料,本港最新失業率(2022年2月至4月)上升至5.4%,就業不足率上升至3.8%,近35萬名勞工(即近一成的勞動人口)面對失業(206,100人)或就業不足(142,000人)困境。[2] 疫症亦令僱員收入大幅下滑,生活胼手胝足,然而,政府推出的就業和經濟支援措施未能全面為基層勞工提供適時支援,令基層極度失望及憤怒!
2. 調查結果分析
2.1 近6成被強制措施累停工,九成開工不足或失業,收入下降無補償
近6成受訪者表示有住戶成員曾因政府第五波強制措施而任職公司無法正常營業,無法正常工作,較第四波多一成。當中,有近逾四分一(26.5%)表示人工因而下降,更有超過一半受訪者表示僱主因而沒有出糧。在政府強制措施下,有逾九成工作者出現無薪假/開工不足/失業等情況,當中七成多更因而放無薪假/開工不足持續2個月或以上。
2.2 失業兼中招,無病假無工資,政府支援欠奉,基層求助無門
近九成受訪者因第五波而失業或開工不足或放無薪假,其中失業高達七成(72.8%)。而根據本會統計,94%基層家庭已打了疫苗,61.1%還是確診,失業加中招,求助政府,無論是求檢測、求醫或求隔離或求食物或求基金,都是得不到政府回應,86.9%表示僱主不給病假、工資,或失業,無僱主可以補償,政府一萬元失業援助又不批,令基層勞工驚覺政府支援仍是零,求助無門。
根據本會在第五波疫情時搜集的居民資料,76.2%確診受訪者,政府未有安排隔離,只可居家隔離,20.2%家人確診居家隔離,只有3.4%政府有安排隔離,0.2%確診家人安排前往隔離處。而9成都無入院,因排不到入院,甚至叫不到救護車,令基層很驚慌及失望。
2.3 保就業基層少受惠
在保就業計劃方面,53.6%受訪者不知道公司有否申請保就業、32.3%指因失業無公司可申請,僅3.2%受訪者稱已申請保就業,可見經僱主的資助方式,令很多基層仍難以受惠。
2.4 四成基層花盡積蓄,五成借債以自救
第五波疫情大爆發,政府反應遲緩,政府部份電話爆線,經濟上亦遲遲未有實質支援,基層求助無門,只能花盡積蓄,及向親友或財務公司借錢渡日,10.9%更曾捱餓,幸好有親友及社區團體幫助渡過難關。
2.5 第五波疫情下工時大減,職津未能在最需要時幫助基層
職津計劃將降低二○二一年六月至二○二二年五月申領月份非單親住戶的工時要求,即把基本津貼工時要求由每月144小時大幅下降至72小時,以及把中額津貼工時要求由每月168小時下降至132小時,因第五波疫情而大幅收緊措施,部份行業需減營業時間甚至停業,僱員同時首當其衝。在2022年1月-3月期間,工時72至143小時、144至191小時及192小時或以上均大幅下跌,反而0小時工時數字大升1.4倍。達到72小時要求的,不足四成,可見此計劃未能於基層最急需幫助時伸出援手。
2.6 有工作者,8成多疫下收入大減,沉重負擔,生活每況愈下
8成多有工作的住戶因疫情而收入大減,其他更是無收入,要節衣縮食、政府津助也以交租為首要考慮,有近六成受訪者表示租金$4,000以上, 18.7%受訪者更租金$6,000以上,租金佔入息中位數近四成,當中未計算水電費等支出。而疫情持續,基層要支付抗疫物資,第五波更增加要購買快測,37.8%勞工天天上班要做快測,34.9%要一星期做幾次,76.8%要自費。居民未能開源,亦難以節流下,生活質素只會每況愈下。
2.7 疫情嚴重影響生活,七成基層經濟、情緒上都壓力爆煲,急需支援
疫情下,近8成居民面對失業、繼續投身職依然9成開工不足,收入少,令大家經濟拮据,超過4成人花光積蓄,5成負債,經濟困境加疫情問題,令受訪基層抑鬱情緒低落,常覺很恐懼,無助/無希望,更有超過一成(10.9%)的受訪基層曾捱餓。可見疫情嚴重影響基層居民生活,在經濟上、情緒上都壓力爆煲,急需支援。
2.8 確診後遺症,支援不足
78%確診者轉陰後,仍有後遺症,甚麼不能上班,但政府只有10次中醫服務提供,而且名額不足,令曾確診者更難康復,健康差,家庭經濟亦差,生活更困難。
2.9 疫情下,近7成基層增值無門,無錢增值
疫情下,超過9成基層遭遇失業及開工不足,大家有時間想去參加再培訓增值,以備轉行或找到工作,調查顯示,65.1%受訪基層無報課程,7.7%報了,仍未開班,本會與沒有報讀居民,了解原因,不少表示不是不想報,而是疫情下,再培訓及私人培訓公司都開班少了,及常因疫情停課,想報名也報到了,另外,私人的,較多班,但要交費,居民收入少了,沒有能力支付。
3. 改善建議
3.1 透過抗疫基金,直接援助受強制措施影響生計的僱員
第五波疫情下,員工缺乏任何政策支援,不是被大幅降低工時、便是無薪假、甚至被解僱等。今次調查可見,有近六成受訪成員有在政府強制措施下,任職公司無法正常營業,導致無法正常工作。當中,有約三成受訪者人工有所下降、半數更沒有糧出。針對受強制措施影響生計的員工,政府應透過抗疫基金,直接向員工提供津貼援助,而非經僱主或冷漠等候他們跌入綜援網或失業大軍。
3.2 失業援助應放寬,上訴機制應設立
基層好不容易才盼到政府推出失業援助金,雖然只有一個月,大家都很期待,可惜申請時間不及時外,更有幾萬失業勞工申請被拒,當中不少依足條件,仍被拒,亦有2021年年尾收入不足,亦有被指不是指定行業,或被僱主停工,又被指有工作,申請被拒,其實疫情兩年多,在波與波之間,即使放寬限制,仍有不少勞工找不到工作或開工不足。失業援助金的精神應是協助勞工想工作,但找不到工作,或被迫停工時,提供短暫支援,政府應將有工作期限放寬至疫情前至失業前的任何時段收入,而失業30日的定義,只要是不自願停工或失業就可以,不用計算行業。另外,亦設立上訴機制,並制定恆常失業保險金政策。
3.3 推動工作轉型,培訓課程要配合行業需求
現有僱員再培訓計劃不少為短期課程,有關行業不少亦受疫情衝擊,行業需求下降,再培訓後亦未必容易尋找工作,難免令人氣餒。部份行業例如保安、又或建造業工人,出現不少「持牌無工開」的場面,反映過往培訓及職業配對在現時經濟狀況下未必奏效。政府應推動工作轉型,包括檢視未來不同行業人手供應及需求,為未來做足準備,提供更大誘因以及經濟援助予失業或有意轉行人士報讀相關課程,例如醫護支援人員、長者護理服務、電梯維修員等,以培訓相關技術人員,滿足未來需求。同時,政府應增加培訓課程,儘量在疫情下仍可以開班,並提供考牌參加培訓的資助。
3.4 增強就業培訓、食物援助及住屋等支援
另方面,有穩定的就業職位,憑自力賺取收入是基層勞工最期盼的願望。當局應大力創造就業機會,增聘人手改善公共服務質和量,並向基層勞工提供資助以申請各項有助就業牌照(例如:保安牌、剷車牌、電工牌、水喉匠師、建築工人平安卡等),以加強基層勞工就業能力。此外,由於疫症下基層家庭收入不穩,當局應全面加強弱勢家庭及人士的經濟和實物支援,以助度過疫症困難時艱。以短期食物援助服務為例,目前受助人獲食物援助的資助期為不多於八個星期,再者,受助人及其同住家庭成員於過去六個月至申請日均不曾申領短期食物援助服務。疫情下情況特殊,不少申請住戶亦不欲申領綜援,以及為增加受惠對象,當局應酌情將食物援助的資助期變成無間斷,直至疫情完。
在住屋支援方面,當局應放寬「現金津貼試行計劃」,[3] 將受惠對象放寬至非長者單身人士,以及輪候公屋未滿,三年,而正居於不適切居所的住戶;另外,當局亦應增建過渡性房屋或善用空置的社區隔離設施,為有住屋困境的家庭,提供可負擔的租金和適時的住屋環境。
3.5 增設網上途徑申請津貼,長遠統籌整合福利項目
過去一年公務員在家工作下,不少福利項目有關的辦事處開放時間亦大受影響,大幅延長申請時間。政府推廣市民在家工作以防疫,但用公務員帶頭在家工作以推廣,似乎不是合乎實際需要的方法,因為在市民需要支援時,公務員在家工作,便會阻慢對居民的支援,政府公務員不應大量進行在家工作,由於疫情增加大量求助,其實有些部份要增加人手及應加推網上及電話等申請途徑以供選擇,以免令有緊急需要的市民未能得到適切的援助。
政府應儘快增設網上申請途徑,同時亦保留實體表格申請方式,例如,最新的$10,000現金券劃便容許申請人網上申請及承繼上次申請資料,可省卻行政開支之餘,亦避免因在家工作導致申請表格未能按時處理的局面。此外,現時絕大部份福利津貼項目,均要逐個提出申請,由不同政府部門處理,部份呈交文件重覆,在審查階段亦十分費時。政府應拆牆鬆綁,整合不同福利項目,例如學生資助處轄下的學生資助以及在職家庭津貼、到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津貼,例如關愛基金、社會福利署等資料可以互通,可以減省文件程序外,亦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務,讓申請人可以在同一表格內申領心儀而合資格的服務。
3.6 疫情及限制措施嚴峻時, 職津應不計工時
雖然政府終表示2021年6月起開始會降低職津的工時要求,但並第五波疫情嚴重肆虐情況下,受影響僱員卻隨時在限制措施下失去職津資格。政府應最高工時要求下調至72小時,最低為0工時,而兒童津貼脫鈎。
3.7 再推2022年N無人士津貼及保留交津個人申請,延續補漏拾遺之效
不少基層人士因為散工緣故,加上工時限制,未能申請職津,甚至連兒童津貼資格亦因而喪失。雖然政府指2021年中會向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人士發放現金津貼,可是,並非所有低收入人士均合資格申請職津、又或是租住劏房人士有申請公屋3年或以上,導致社會上仍然存在大量漏網之魚。為紓緩基層人士經濟壓力,以及減低審查帶來的時間及行政開支,政府應考慮再推2022年N無人士津貼,及保留工時較低要求而又可以個人申請的交通津貼,以應對不明朗的經濟前景,及應對租金壓力。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2022年5月29日
[1] 2019冠狀病毒病第5波數據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5月24日00:00)
資料來源︰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和醫院管理局
[2] 香港特別行政區 政府統計處 勞動人口、就業及失業統計數據
[3] 現金津貼試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