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訂全面青年政策 避免青年無奈『躺平』」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新青權利關注會

「躺平」與基層青年需要問卷調查報告 發佈會 

著社會制度限制了個人發展而作出的回應,無可無不可,甚至是推崇低欲望的生活態度,讓自身活得快樂。相反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及新青權利關注會發佈「躺平」與基層青年需要問卷調查報告,探討基層青年對「躺平」的理解、個人選擇「躺平」的意向和原因,並就如何應對「躺平」現象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躺平」一詞是近年中國內地網絡上常用的詞語,所謂「躺平」或躺平主義,主要是指90後(現時年約30歲)和00後(現時年約20多歲)的年輕人,因應近年中國內地經濟增長下滑、社會階層固化,導致社會階層流動日見困難,加上社會問題激化的社會背景下,不少青年人因對現實環境的失望,而採取的應對態度。對於認同選擇「躺平」的人而言,他們對「躺平」或會有較正面的評價,認為「躺平」是無欲無求的表現,「躺平」是個人選擇,因,社會主流意見及官方對「躺平」一詞,普遍含有較為負面的評價。

 

在2021年11月,教育局局長亦在教育局網站撰文,批評時下「躺平主義」,鼓吹消極人生心態易令人萎靡不振,長遠會窒礙社會進步。[1]及後,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價值觀教育常務委員會」在2021年11月30日公布《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以加強推展價值觀教育,新增「勤勞」為第十個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及態度。[2] 究竟社會如何看待選擇「躺平」的人?若「躺平」屬於個人生活態度的選擇,在不影響他人前提下,似乎亦無從置喙。然而,若選擇「躺平」屬迫於無奈,因社會制度失效下的被迫作出的回應,則社會大眾及當局務必正視當中成因,除了從個人層面,強調灌輸正確個人價值觀外,亦應檢視現存社會制度和政策中,有何制度性和結構性因素限制了青年或個人的發展。

 

[1]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 價值觀教育植根中華文化 端賴各界同心協力推動 (教育局, 局中人語, 2021年11月28日)

[2] 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價值觀教育常務委員會」《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202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