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前行 難燃希望」–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回應 2020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新聞稿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25/11)公佈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本年施政報告因需要與中央政府商討相關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措施,罕有地延至本年十一月底公佈;施政報告題為「砥礪前行,重新出發」,惟報告並未有為本港社會當前挑戰及困境帶來任何具體解決良方,令人失望,現因應各項政策範疇回應如下:

 

  1. 提振本地經良方 失業就業不足者失無助

經濟去年反修例運動及今年新冠疫症的肆虐,本港經濟及民生已遭受全方位打擊,最新失業率更高達6.4%,創2003年非典疫症以後十七年來新高;失業連同就業不足人口逾半百萬,各方均寄望報告能為提振當前本地經濟提出各項具體措施,惟施政報告並未有任何重建經濟良方。由於政府早已表示第二輪保就業計劃以後,並不會再有任何新的就業支援計劃,報告的落空讓身處水深火熱的市民極為失望和倍感無助。

 

  1. 未能有效將融入大灣區概轉化為實

報告提出中央人民政府同意涉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可惜措施均側重金融活動、專業服務和創科產業的領域,大多側重高薪或專業人士,未有全面幅蓋各行各業,不僅無所本港發展多元經濟,讓基層勞動階層受惠,更未能有效地將融入大灣區概念,轉化為實質政策,讓市民大眾體會和分享當中成果。

 

  1. 公營房屋供應仍不足 過渡房屋未納入長

施政報告中提及當局已全數覓得興建31.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330公頃土地,足以滿足未來十年(2021/22至2030/31年)約30.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本會固然樂見其成,惟有關土地能否順利開發仍屬未知之數,包括或面對地區人士反對和挑戰,乃至冗長的發展土地程序亦會延誤房屋落成進度。再者,2019年長遠房屋策略作出的需求估算,亦忽略了新增家庭因經濟原因而未能獨立自住,這些被壓抑的新增需求,理應納入其中。

 

再者,未來十年逾三十萬個公營房屋的單位,亦非每年平均供應,在首五年(2020/21至2024/25年度)新落成的公營房屋亦僅10.1萬個單位,因此,當局應現時推行過渡房屋納入長遠房屋策略,並將未來三年提供1.5萬個單位進一步增加至十年規劃,以滿足公營房屋供應充足前的房屋需求。另方面,去年施政報告更提及研究鼓勵私人工廈業主將物業改作過渡房屋,但過去一年了無寸進,當局應積極研究如何拆牆鬆綁,增加工廈業主發展過渡房屋的誘因。此外,建議行將推行的現金津貼計劃,卻未有包括非長者單身人士的公屋申請人,當局亦放寬申請資格,讓輪候公屋滿三年或五年的單身人士受惠。

 

  1. 增加 未有良方增加醫人力資源

在醫療服務方面,施政報告只列出微調現行各項服務計劃的建議,包括:地區康健中心、長者牙科服務資助、就照顧者政策展開研究等,惟對於人口老化下急增的醫療服務需求,卻未有提出新的建議。事實上,根據2017年當局保守估算,單是醫生人手於2025年便缺少755名,到2030年更進一步缺少1,000名醫生,其他醫療專業人手亦然,情況極為嚴重。然而,施政報告卻未有提出任何增加醫護人力資源建議,忽視服務短缺、輪候時間不斷延長的問題。

 

  1. 隻字未提失業援助金 失業勞工權益

至於應對失業問題方面,當局只強調創造就業,完善再培訓計劃,卻隻字未有提及失業援助金,忽視因疫症面對失業勞工,而又不符合資格或因負面社會標籤而未有申領綜援之失業勞工的生活困境。

 

  1. 福利欠長遠規 輪候院舍照

此外,雖然施政報告一再強調過去三年社福及醫療方面的經常開支大幅增長,但增加資源並不代表全面回應各項社會福利服務需要。舉例來說,安老院舍及社區照顧服務的輪候時間多來年不斷延長,每年有數千名長者在輪候資助院舍期間離世,但至今當局對相關服務未有長遠福利需求規劃,早年提及撥款200億元購置私人物業作社福用途亦亳無進展,令人失望。

 

協會  謹啟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二十五日